Yeeda/舉重金牌
健身教練百百種,無論你的預算充足與否,我們都不希望買到與預期不符合的服務和課程。因此今天我們來簡單了解一下,要如何幫自己挑選到適合自己的教練?
挑選教練的四大要點1:明確的目標
第一點,其實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大部分人不會閒來無事就想要請教練,畢竟滿大程度上這是一件花錢找罪受的苦差事,因此你必須要思考清楚自己的需求,甚至終極目標。這樣才能在最辛苦的時候也不會輕易放棄。
常見的需求舉凡:想要變瘦、想要變壯、想要學習動作、想要有自主訓練的能力、想要學會安排課表、想要被訓練、想要學慢跑、想要跳更高、想要學健美、想要學健力、想要......等等,只要你想得到的、說得出來的,教練就能夠盡量協助你朝著這個方向去制定訓練計畫。
當你提出你的需求時,一位好的教練會告訴你,『這位教練(他自己)的能力範圍』。
這個時候可能會發生以下幾種狀況:
1. 他能給得更多,ex: 你想要學健力,結果發現自己遇到一個國手,那顯然乾貨滿滿,有得學了。
2. 他能給的有限,ex: 你想要學舉重,教練跟你表明他也正在學習,你學習到一定程度後可能需要另請高明的。
3. 你真正想要的是其他東西,ex: 你想要學健美,但發現自己比起阿諾史瓦辛格的健美體態,更喜歡的是巨石強森的像個大力士的樣子,而這兩者的訓練模式可能天差地遠,於是你清楚你不該找健美教練。
當你提出你的需求時,一位好的教練也會告訴你,『你的身體現在的能力範圍』。
Ex1: 你想要讓上半身更強壯而想學習槓鈴臥推,但你肩關節活動範圍受限,經過教練的檢測他可能會告訴你是肩胛骨控制能力不佳造成,所以我們並沒辦法直接學習槓鈴臥推,只能先從地板臥推開始,並同步加強肩胛骨控制能力。
EX2: 你想要變得瘦一點,教練認為你除了應該要進行飲食控制之外,每日的活動量也不足,便要求你必須每天散步40分鐘。
在這部分,有太多的狀況可能發生因此便不多列舉了。
無論你心裡真正想要的是什麼,你都需要告訴這位教練:『你想要什麼』。同時這個目標並非要你永遠都不能改變,只要有疑惑、想改變目標,請隨時提出來,相信你的教練也會協助你。
挑選教練的四大要點2:運動表現或訓練痕跡
即使清楚自己的訓練、學習目標,但一位一位教練面試、詳談仍舊不是一件輕鬆的事。因此我們可以從一位教練的『運動表現』,也可以說是『訓練痕跡』,去判斷眼前的教練有沒有料。同時一位教練的運動表現也會反應出他的自我要求。
有哪些指標可以幫助你判斷一個教練的運動表現?
1. 身形:這是一個最直觀的指標,有在訓練的教練或許不會像大家常在網路上看到的那樣強壯、體脂很低...等,但至少會比一般人強壯。
2. 賽事成績:無論是過去式還是現在式,願意上競技場並且能夠站上凸台,就已經是贏過大多數人了,因此這也是一個不錯的指標。
3. 持續進步:沒有人生來就可以100分,所以才需要透過訓練不斷的精進、改變自己,因此能夠讓自己不斷進步的教練,一定有他的獨到之處。但這項指標就需要一點時間觀察了。
練得好、練得壯、訓練痕跡明顯的人不一定教得好,這句話我是認同的,練得好卻教不好的教練需要去檢討自己的教學能力,但你不會學不到東西。
而訓練痕跡不明顯的教練可能是訓練年資尚淺(訓練年資三年以內可能都算短),因此建議可以再多聊聊。如果他們是以下幾種狀況,有其訓練理念,而這份理念可能不是一般的普羅價值,也許你會更喜歡;也有不少是物理治療、運動科學相關系所畢業的人士,他們在人體動作的理解和調整不會是一般教練所能比擬的,遇到了也算是撿到寶了;雖然沒有明顯的訓練痕跡,但滿腔熱血且善於溝通,幫您釐清自己的訓練目標,並妥善的規劃出每個階段的訓練計畫,這樣的教練也是很棒的選擇。
挑選教練的四大要點3:能夠溝通
前面我們做了很多功課,從自己內心的對話、到透過看板或網路或私訊搜集了好幾位教練的個人資訊,最後你篩選出了幾位教練人選,並且約了時間進行教練課程體驗。
你可以透過以下幾點去做最後的比較:
1. 感覺,不得不說有些人就是天生氣場不合,也有一些人一坐下來就讓你感到舒適,因此選擇自己感覺好的教練其實相當重要。
2. 用你的話跟你溝通,這位教練能不能在溝通過程中用你能夠懂的語言或是舉例達成共識?如果你是要學專業知識,那這個時候可能是可以接受的;但如果你只是希望被訓練、只是希望透過訓練得到效果,那這個時候太多的專業術語反而會造成阻礙。
3. 邏輯自洽,多數人就是因為不懂、不會才請教練,因此你與教練之間勢必有一些資訊和知識上的落差。有些東西即使是教練透過共同的語言也難以一時半刻解釋清楚的,這時候他能不能很好的將你的需求與他的教學內容有邏輯的串聯在一起就很重要。
挑選教練的四大要點4:身體的感覺
身體是自己的,你願意留心察覺,身體就會告訴你這位教練帶給你的是不是你想要的?
可能這位教練不太會溝通,但術科底子非常扎實,眼睛很利指導語也很精準,你又累又放鬆,得到了一次很棒的訓練體驗課程。
也有可能一位讓你相處起來感覺很好的教練,但其實運動過程中產生了一些不適但你不好意思講。
這個時候你打算選哪位教練呢?在下決定以前,想想自己的身體,相信身體給你的回饋,在做選擇時別忘了這個參考因子。
總結一下,找位適合自己的教練的步驟:
想清楚自己的需求、看清楚教練的運動表現和自我要求、與教練對話溝通、細細體會身體得到訓練後的感覺。
找到適合自己教練確實不簡單,但別忘了,自己賺錢錢的過程也不太簡單。
無論你居住在豪宅還是陋室裡,你的靈魂都只住在你的身體裡。你的身體應該被謹慎和妥善對待,所以既然都要找教練了,多花點心思找個好教練絕對是很有必要的。
Follow Me on Instagram: yeeeee_da